為解決鄉村人才缺少、產業薄弱、環境臟亂等問題,吉木乃縣通過抓人才振興、產業發展、鄉風文明三方面工作,跑出鄉村振興“加速度”。
立足人才培養,建好鄉村振興“蓄水池”。注重挖掘本土人才,通過村(居)民推、鄉(鎮)選、組織審、會議定,挖掘“田秀才”“土專家”“鄉創客”200余名。針對農村電商、鄉村產業、鄉村基礎教育等稀缺人才,依托地區“人才強阿”戰略,實施“金山·雪都”5大工程、18個重點人才項目,引進新疆大學、石河子大學、新疆農業大學等高校研究生20多名,為鄉村人才振興注入新鮮“血液”。依托縣委黨校,邀請農業農村局、自然資源局、商科局等部門業務骨干,采取集中培訓、座談交流、情景模擬等形式,分期分批組織開展牛羊養殖、無土栽培、農村電商等內容專題培訓班5期,進一步提升人才專業技能。
緊抓產業發展,做好鄉村振興“新篇章”。立足本地產業優勢,通過前期規劃、實地勘察等方式,發展“薩吾爾”牛羊肉、“薩吾爾”冰川水、“冰山”紅菇等產業,把地緣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,助力村民增收致富。依托草原石城旅游景區,探索“黨建+旅游”模式,打造“村企一體”旅游示范點,通過爭取項目、招商引資等方式,籌集資金5700余萬元,成立旅游合作社,新建貓窩客棧、哆咪屋、巖畫等民宿50棟,接待疆內外游客2萬余人次,為村集體增收30余萬元。
突出鄉風文明,引領鄉村振興“新風尚”。依托鄉村大喇叭、吉木乃新聞網等載體,不定時推送孝老愛親、重義守信、勤儉持家等先進典型事跡,營造良好的鄉風氛圍。按照“居住環境整治三大標準”,統籌村“兩委”班子成員、駐村工作隊員、黨員志愿者等各支力量,廣泛發動村民參與,圍繞林帶清理、院落規整、垃圾清掃等治理內容,開展環境衛生整治,讓村莊“舊貌換新顏”。